昨天(12月26日),海南省衛計委發布了《關于開展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掛網陽光采購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醫用高值耗材的陽光采購工作。
據悉,海南將于3天后的12月30日全省開始實行政府主導、以省為單位的網上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掛網陽光采購,采購分三批完成:
2016年12月30日完成電生理類、介入起搏器、結構病類,以及人工器官、組織類等掛網采購;
2017年3月30日完成血管介入類(冠脈和外周),非血管介入類,神經介入、神經外科類,體外循環及血液凈化類,眼科類,吻合器及附件類等掛網采購;
2017年6月30日完成骨科類、口腔科類掛網采購。醫療機構要根據時間安排并結合各自需求上網采購。
今年8月2日,海南衛計委曾發布了《2016年海南省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掛網陽光采購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海南的集中掛網陽光采購暫不定采購周期,適時參照全國各省集中價格進行動態調整。
同時,文件根據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市場實際銷售價(海南省醫療機構實際采購價、外省(市、區)集中招標、集中掛網成交價),即以同期市場實際銷售價中的最低價格作為海南省相應掛網產品限價,原則上按最小計量(或使用)單位報價,具體到規格(型號),并提供相應的中標(掛網)通知書或網頁截屏等證明材料。對沒有實際銷售價的產品此次不予掛網交易。
以全國最低價作為陽光采購價格,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省份高值耗材限價的普遍做法,由于國家目前還沒有像一樣建立起耗材中標價格的全國互通平臺,這給的價格策略制定還留有余地。但隨著行業公示、舉報制度的運用,非誠信的報價也將面臨極大風險。